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加大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力度 最高法发布网络消费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03-16 09:18:35 打印 字号: | |

 当前,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消费方式之一,网络消费纠纷案件也随之增长。最高人民法院15日发布10个网络消费典型案例,涉及“负面内容压制”合同效力、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在线旅游预订服务、二手商品交易、网络食品安全等问题。

  近五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一审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9.9万件、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2.3万件。以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为例,2018年一审审结1.2万件,2022年一审审结3.2万件,案件数量增长近两倍。除这两类案件以外,还有大量涉及产品责任、租赁合同、旅游合同等网络消费的案件。

  典型案例坚持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不断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在彭某某诉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一案中,明确网络食品经营者销售未标明生产日期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引导经营者把好市场准入关,规范网络食品交易秩序。

  同时,引导电商主体规范经营,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某信息技术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一案,认定通过算法技术等手段不正当干预搜索结果排名,以实现正面前置、负面后置的“负面内容压制”合同条款无效,切实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网络空间公共秩序。“通过个案裁判明确价值导向,彰显了司法在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表示。

  此次发布的多个案例体现了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司法引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例如,王某诉陈某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一案涉及二手物品交易模式。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的出现有利于闲置物品的盘活、再利用。但在现实中,有些人在二手交易平台以交易闲置物品的名义进行经营行为,商品出现问题后又以仅是自用闲置物品交易为由拒绝承担经营者责任。该案裁判综合销售者出售商品的性质、来源、数量、价格、频率、收入等情况,认定以盈利为目的持续性销售二手商品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经营者责任,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类似案件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又如,熊某等诉某旅行社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涉及在线旅游平台经营模式下的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线上预订服务提供者上游对接各类服务商或供应商,下游对接广大消费者,中间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容易滋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道德风险。该案裁判认定提供酒店在线预订服务方应当履行协助退订等合同附随义务,未履行义务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防止消费者权益被不当减损,有利于促进在线旅游平台经营模式健康发展。

  “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贺小荣表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