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探索
作者:潘艳华 发布时间:2010-07-20 08:47:45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内容提要】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论述了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及体现,并就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体现的障碍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字】陪审员 制度 价值取向
陪审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非职业审判员为陪审官或陪审员参加审判案件的制度。 它起源于奴隶制国家雅典、罗马,为中世纪欧洲少数封建国家所继承,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成型于英伦三岛,传播、扩散于欧美大陆诸国。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全是借鉴国外陪审团制度和参审制度的产物,在“血统”上更接近于欧洲大陆以及前苏联和东欧的参审制。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陪审员制度:由公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共同从事审判。人民直接参与审判的司法民主,目的是实现司法公平与正义,而民事诉讼中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能否实现这一个目的,其中,民事诉讼中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个关键的问题。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概说
一个制度的价值应包括制度的功能价值与目标价值。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一方面指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的作用,另一方面指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所追求的目的。
(一)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和目的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和目的,是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突出功能是陪审制度有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效率。具体地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通过陪审员参加审判可以监督法官公正地办案,保证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第二,可以促进法院的裁判更加公正。法官虽然具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但其知识面也是有限的,陪审员参加审判可以把其他方面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交流给法官,确保对案件的处理更加公正合理;第三,有助于法院与社会的沟通。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时可以把社会上群众的看法带进来,同时把法院依程序办案的事实讲给社会上的其他人,这也是对法院的一种宣传,有助于法院与社会的沟通;第四,有助于民主制度的进步。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可以通过一切合法的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活动,其中人民陪审制度便是人民依法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形式之一。坚持和完善人民陪审制度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加有效地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样势必有效地推进我国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前进。
2、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司法公开。司法公开是我国审判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主要是由公开审判来保障的。除了必须保密的案件或情节之外,司法活动应该公开。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可以提高司法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可以更好地贯彻公开审判的原则思想。一方面,陪审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公民,他们参与审判活动本身就扩大了司法决策的知情范围;另一方面,陪审员的参与也增加了广大公民了解司法决策活动的渠道。
3、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陪审制度是司法民主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虽然世界各国的陪审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其都被认为是公民参与审判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在司法决策过程中防止法官独断专行的有效措施。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是其基本特征。在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一直是吸收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审判活动的重要形式。人民陪审员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他们来自社会各界,分别熟悉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他们参与审判活动,可以更广泛的代表人民的意志,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参与国家管理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依靠群众、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也是现代社会和法治国家司法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二)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及审判资源上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
1、人民陪审员制度可弥补当今我国审判力量的不足,提高审判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类型的案件不断涌现,社会纠纷的种类和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上法院审判所及的范围,而且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民主建设的进步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公民参与司法的意识得到加强,这就为公民参与司法提供了条件,一定数量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法院职能扩大的要求,缓解了上述问题。特别是人民法院在审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民事、经济案件时,专业型人民陪审员能够为法官作出及时裁决,迅速提供专业知识依据,提高办案效率。
2、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普法教育。
公民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法律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单纯的组织公民学习法律知识比较抽象和枯燥,而亲自作为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直接了解具体案件的审判裁决过程,这种学习方法比较生动和易于接受,对于公民法律知识的增加和法律意识的提高都是极有益的。而且,人民陪审员回到群众中进行法制宣传,向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可以促进法治精神向社会的渗透,也扩大了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
(三)从诉讼制度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
陪审制度首先在英国形成,并为其他英美法系国家所承袭,在价值取向上, 英美陪审制度对诉讼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弱化了法官庭前活动的作用。在当代各国的诉讼中,法官在正式开庭审理前,都要进行一系列诉讼活动,为开庭审判作准备工作,即通常所称法官庭前活动。在大陆法系,法官庭前活动不仅范围广泛,方式多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实体审理的性质,对诉讼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在英美法系,法官庭前活动范围很小,作用也远没有在大陆法系重要。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陪审员在审前无偏向性。陪审员由于各有工作,不可能象职业法官那样开展庭前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陪审员单独行使事实裁定权,职业法官无权干预,即使职业法官的庭前活动范围很广,已形成某种内心确信,也不能对诉讼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在英美法系,法官的庭审活动仅限于保证庭审正常进行的限度。
2、促进庭审集中化,推动庭审集中主义。庭审集中主义,又称公判集中主义,是指法庭审判活动必须持续进行,并且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结论,应在公开的法庭上,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辩论后形成和作出。在英美国家,由于陪审团是由陪审员组成,而这些陪审员都有各自的职业,不可能象职业法官那样随召随到。因此,审判活动通常是一次性地连续审理,如果需要,可以连续一段时间。这种在陪审制度影响下形成的庭审集中主义,还导致了一些在大陆法系很难找到对应物的诉讼制度。例如,在英美国家,当事人双方有权要求对方披露和出示与未来审判有关的资料和文件,这就是所谓先悉权程序。因为英美的审判是集中进行的,如果一方当事人事前不了解对方的论点论据,庭审时就可能遭到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而没有时间或机会向陪审团证明对方证据的不可靠。
3、促进了控辩活动的积极化和策略化。由于案件的审理是集中进行的,陪审员事前不了解案情,庭审中也不可能自己调查核实,同时也因为陪审员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和司法经验,往往依据普通人的常识和判断力作出裁判,并往往受感情的驱使。因此,诉讼双方往往在庭审前精心准备,在庭审中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证据,攻击对方的弱点,藉此博得陪审团的同情,律师们不遗余力地采用最引人注目和最富于戏剧化的方式。施展各种法庭辩术以挫败对方,这就使英美国家的诉讼过程总是充满紧张激烈,聚精会神的气氛。不过,这也招致了许多责难。因为控辩活动的积极和策略化往往鼓励律师达到乃至超出道德和职业惯例所允许的极限。技巧娴熟的律师,可能在理亏的情况仍有较多胜诉的机会。
4、促进了一系列证据规则的确立。如前所述,在陪审团参加的审判中,当事人及律师常常运用娴熟的辩论技巧去博取陪审团的同情。为了防止这些既无专业知识又无司法经验的陪审员被引入歧途,英美法系国家都建立了一套复杂严格的证据规则。例如:传闻规则,最佳证据规则、排除规则等等。
二、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取向的特殊性
(一)民事诉讼制度的特殊性
虽然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全是借鉴国外陪审团制度和参审制度的产物,但在民事诉讼中引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还是比较一致的,即:司法的公正与效率。这是由民事诉讼的特殊性 所决定的。
1、诉讼平和原则
诉讼平和原则被确立为民事诉讼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长期困扰法学界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正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和目标,是人类衡量是非的准则;效率在这里更多指的是司法效率,司法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合理运用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成本,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果。从社会利益角度来看是通过司法机关对当事人纠纷的有效解决,既使社会公正的理念得以彰显,同时又节约社会资源,防止其在无止境的纠纷与冲突中被浪费。
2、诉讼平等原则
诉讼平等原则的提法是根据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位、当事人机会平等的要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也是人类的一种惯性,这时法律应当对人们的这种行为加以控制。平等的需求是人类潜意识中最渴望的,其本源于人的自尊心,一种人格上支撑意识。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原则的确定是诉讼正义的基础。诉讼平等原则主要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对等原则、当事人参与原则和法官中立原则。
3、诉讼诚信原则
将“诚信”这个道德范畴中的概念转译到法律中,使之成为一项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从而实现所谓的“道德规范法律化”是在古代罗马法中。诚实信用原则既适用于当事人之间的诉讼行为,也适用于法官对当事人之间纠纷的审判。诚实信用原则的后一层含义比诉讼平等原则中法官中立原则对法官的要求更为严格。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有着强烈中国传统的伦理性原则被吸收到民事诉讼法中,主要包括当事人诉讼诚信原则、法官审理诚信原则。
4、诉讼自由原则
诉讼自由原则是民事诉讼法区别于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基本原则。对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来说,其进入诉讼程序中便交出一些自由,比如按照诉讼程序的规定来进行诉讼,至于诚实信用对当事人的要求,那是道德的义务,当事人遵守自然而然的事,否则其便会受到世俗道德的批判和法律的惩罚,因此那不应当被视为是当事人自由的交出。当事人在进入民事诉讼程序之前的部分权利的交出换来的是诉讼过程中的处分自由和辩论自由。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可以“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诉讼自由包括处分自由原则和辩论自由原则。
(二)司法公正与效率成为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的基本取向
上述民事诉讼的特殊性使得司法公正与效率成为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的基本取向。审判活动是一项很专业的活动,所以更需要专业化的人士加入进来。既然陪审制不是政治点缀,那么就应该选任专业人员来弥补法官自身的知识缺陷,共同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正确裁判。毕竟案件绝大多数时候是靠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的人员去处理,而不只凭感情、靠单纯说理。凭感情处理案件将重新步入“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的怪圈,陷入司法不公的泥淖;靠单纯说理处理案件将有违法之险,因为合法的事情未必合理,合理的事情未必合法,所以处理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从保证司法公正的意义上看,一方面,人民陪审员的社会职业和生活阅历各不相同,他们参与审判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案情,从而弥补法官知识上的不足。特别是通过聘请一些专家型陪审员参与对专业性较强案件的审判,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较好地解决一些专业领域的疑难问题,有利于保证人民法院准确地认定事实,对案件作出公正处理。另一方面,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还可以促进法官的办案责任心,从而减少他们在认定案件事实中因疏忽造成的失误。
三、我国立法和司法中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方向的体现
从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民事诉讼中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章审判组织中第四十条规定及全国人大于2004年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我国的立法和司法没有能够体现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看我国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
就本院民事诉讼中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情况来看,在民事诉讼中基本不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与 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模糊与陪审员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冲突时如何解决模糊相关。
1、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模糊。《决定》规定,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人民法院审理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一审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且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都可以向法院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
但《决定》的这些规定不具备可操作性,《决定》中并未规定什么案件必须由陪审员参与审理。这就导致实践中哪些案件由陪审员参审不好掌握,而“社会影响较大”也不容易准确理解和把握。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是当事人可以要求也可以放弃的一种法定权利,还是法院的权利?如果符合陪审条件案件的当事人要求采用陪审的方式进行审理,法院是不是有权拒绝?或者相反,如果当事人拒绝陪审员参与审理,法院是否必须同意?在当事人与法院就是否适用陪审员出现意见分歧时,是以当事人的意见为准,还是以法院的意见为准,《决定》没有规定,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适用。
陪审员参与审判随机抽取的确有利于公正,但这种做法难以将一些陪审员的特长发挥出来,不利于优化配置司法资源,甚至于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只有懂得什么是公正的人才能做出公正的选择,所以选择陪审员审理案件,应根据案件的特点和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担任本案审理,学有所长,有利于保证司法公正的人做陪审员。
2、陪审员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冲突时如何解决模糊。纵观《决定》全文并没有规定陪审员履行陪审工作与其本职工作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仅在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了“有工作单位的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福利待遇。”这样规定过于笼统,而且一旦有的陪审员忙于陪审工作,忽略本职工作给单位造成损失如何处理?从这一点上看,在《决定》的设计上没有将陪审员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很好地衔接起来,使得兼职的陪审员工作没有严格的法律保障,规定过于模糊、宽泛,这在制度设计上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二)从对人民陪审员的保障和约束上看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
1、陪审员的经费保障难以实现。《决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了陪审员的经费来源是人民法院,是以补助的形式发放,而且人民法院对陪审员补助费用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但是这两条规定过于原则,而且也难以落实。这使得人民陪审员参加陪审及人民法院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积极性都不高。
2、陪审员的权责不一致。《决定》中虽然规定人民陪审员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及相关规定徇私舞弊,枉法裁判造成错案或严重后果的将被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很显然,有关陪审员“错案”追究的制度规定是过于原则和抽象的,更难以操作。试想,陪审员享有与法官同等的权利,却没有与法官等同的责任,谁能保证陪审员能够秉公说案,严格执法?何况现在的绝大多数陪审员在法律水平,适用法律、审判经验方面的能力赶不上法官,谁来保证案件的质量?谁又能让当事人更放心呢?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既然引进和使用人民陪审员制度,就应该让其充分发挥其价值,而在诉讼实践中存在着制约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体现的诸多因素,应予以完善。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丁爱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②李永田:《对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一点思考》
③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
④左卫民(四川大学教授) 周云帆:国外陪审制的比较与评析
⑤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91页。
⑥李纪瑶:《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